作者: 王振宇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5-06-05 09:29
“高书记,俺家闺女刚从外地回来,您快给瞅瞅有没有合适的小伙!”日前,在郓城县李集镇薛庄村“义务红娘”工作站里,村民王大姐攥着女儿的资料,脚步急切地找到村党支部书记高久灵。高久灵笑着接过资料,笔尖在登记表上飞快记录:“放心!咱们群里新来了几个大学生,正好和你家姑娘学历般配。”这样充满烟火气的场景,在高久灵的“红娘生涯”里早已是家常便饭。
高久灵先后担任过村妇女主任、村党支部书记,一双脚丈量过村里的每一寸土地,一颗心装着村民的家长里短。值得一提的是,早年从事过婚介工作的经历,让她对“牵线搭桥”有着独特的敏锐度。2019年,当“义务红娘”服务的号召响起,她立刻“接棒”,决心为农村单身青年解决婚恋难题。
“他们社交圈子窄,找对象难,我得帮他们打开一扇门。”高久灵说。她亲手创建的“李集镇‘家有儿女’黄河相亲大会群”,如今已是周边村庄单身青年的“云端鹊桥”。群里,男生女生分享着工作生活的点滴,以高久灵为首的红娘队便化身“线上月老”,精准匹配、穿针引线。
“上周群里有个小伙晒了自己种的西瓜,马上就有姑娘问‘能不能带点尝尝’,你看,缘分就这么开始了。”高久灵翻着手机屏幕,眼里满是笑意。
每逢黄河沿畔的春节大集,李集镇的街头就会飘起一抹醒目的红——高久灵和她的红娘队支起宣传台,大红色横幅上“免费相亲·成就良缘”几个字格外亮眼。展板上,单身青年的资料按年龄、学历、职业分类排列,家长们围在台前“挑挑拣拣”,时不时掏出手机拍照:“俺家儿子在县城当老师,和这个姑娘挺合适!”活动现场,有的青年红着脸递上自己的联系方式,有的家长握着高久灵的手反复叮嘱:“高书记,俺家孩子性格内向,您多留意着点!”这样的热闹场景,在梨花节、杏花节等节庆活动中同样上演,宣传台时常被围得水泄不通,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期待与希望。
在牵线搭桥的同时,高久灵还肩负着“重要任务”——推动移风易俗。
“幸福不是靠彩礼堆出来的,真心换真心才是硬道理。”高久灵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。女孩李会的婚事,就是最好的注脚。当李会的母亲彭雪玲找到高久灵时,她为姑娘精心筛选了条件合适的男方,更在提亲时主动做起双方家长的工作。“俩孩子感情好才是第一位的,彩礼咱就按新风俗来。”最终,李会和男友以零彩礼的方式步入婚姻殿堂,婚礼现场,双方家长握手言欢:“高书记说得对,日子是孩子们自己过,没必要跟风攀比。”
孔河涯村的高鹏,是高久灵的侄子,也是她“移风易俗”理念的践行者。在姑姑的牵线下,他与女孩胡潘潘相识相恋。“处对象可不能只看物质,得看人品、看担当。”高久灵常这样叮嘱侄子。如今,小两口在济南安了家。聊起婚事,胡潘潘笑着说:“我们没要彩礼,双方父母凑钱付了首付,日子过得踏实又甜蜜。”
翻开高久灵的工作日志,密密麻麻记着一串串数字:今年“五一”,4对新人通过她和红娘队的牵线喜结连理;自2019年建群以来,微信群里累计促成62对青年成功交往;红娘队从最初几人发展到如今10余人的“娘子军”……更让她骄傲的,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——群里不时弹出的消息:“高姨,我和他周末去看电影啦!”“高书记,谢谢你,我们订婚了!”走在村里,常有大爷大妈拉住她唠家常:“俺家孙子的事,还得麻烦你多费心啊!”
“看到孩子们成双成对,我心里特别高兴。”高久灵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,又翻开了新的登记表。在乡村的阡陌间,高久灵用脚步丈量民情,用真心编织幸福,让一个个“单身故事”变成“合家欢”,更让文明新风随着红线一同飘进了千家万户。
记者 王振宇